愿家人情深共白头
作者 / 雨宁
原载于《厦门日报》大城市选刊
表侄女走娘家探亲访友,发来来那么一张老照片。照片不大,人像图片模糊不清,这是哪年的照片呢?我分辨着照片里的每一位家人,勤奋检索脑海中里的记忆力。祖父(二排中)、父亲(二排右二)、二叔(二排右一)、二婶(二排左二)、小婶(二排左一),我的堂兄弟姐妹……我在前座右二,红方格新衣服,是母亲帮我做的;浅色系的牛仔裤子,那就是大哥帮我买的;也有,我头顶的绸缎蝶结,显而易见是仅有过春节才可以扎上的。想呀想呀,记忆力总算由模糊不清转为清楚——那就是1983年新春佳节,那一年我10岁。
没有错,便是那一年,年以前大哥与将来的嫂子提前准备相亲结婚了。大哥是家里长孙,正月初二,父亲领着从军队回来探亲访友的他与将来的嫂子回乡给亲朋好友拜早年,也是有把将来长媳宣布向宗亲会详细介绍之意,父亲最宠溺我这个幺妹,便也携带了我。
想到那一天,父亲带上大家来到许多朋友家拜访。参军的大哥是村内的荣誉,此行又带到好看的妻子,各家均以最庄重的规格型号和最丰厚的下酒菜接待大家,热腾腾的鸡肉直往大哥、将来嫂子与我的碗里送。照相时,大伙儿激情地邀约将来嫂子一起,可她羞涩地摆头。哥哥和二哥大约去外国人祖家拜早年,没有照片里;大哥也不在照片里,由于除开他,没有人会摆布他从军队借回的数码相机,实际上他的工艺也很不技术专业,这张合照照得一点也不规范。那一天毫无疑问不仅拍了这张照片,但这张我从来没见过。
三十九年时光如何这般随便就过去呢?水流一样的岁月不露声色地更改着世间的一草一木。如今,照片环境中三幢承重了马家几辈人记忆力的房屋已被堂亲们合作经营盖的新房取代它的;照片里的老人们仅有小婶还在世,她怀中抱住的小堂弟,已是一儿一女的父亲;结婚的莲姐和姐夫(后排座右二、右三)曾是那般意气风发,聪明能干的莲姐曾是“女村长”,现如今早就儿孙绕膝;坐到前座左三的岚妹,幼时因发高烧耳朵失聪,人生道路众多艰辛,所幸妹夫踏实肯干,夫妇两儿两个女孩,还盖起来了新房子;我与我的兄弟姐妹们也分别成家立业,虽非荣华富贵,但亲人齐心合力,忠厚老实本份,生活倒也过得安全祥和。这般,足已!
愿有岁月可回望,且以情深共白头。心里祈福:一起白头偕老的人,除开挚爱,也有家人。
作者
黄芩,喜爱深圳的闽西籍女人。工作中家务活之外偶写三两文本记录下来与感受,著作散见于《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厦门工人》《鹭江银潮》等书报刊。
朗读者第二期
赵慈,FM89.2姐妹广播节目节目主持人,集美区朗读造型艺术行业协会。
征选
★《夜读》频道每星期不定期发布“闽南地区夜话”、“内心夜悟”、“英文朗读”等,用多样化的电视节目,达到观众们多元化的要求。
★假如您有合适频道诵读的文章内容,中英皆可,热烈欢迎强烈推荐或文章投稿给大家。
★如果有合适夜读频道的好歌声,也热烈欢迎自我推荐或强烈推荐,让好歌声为平凡的生活增彩。
音乐制作:许诗琪 黄晓青
编写:大众 林聿晶 值勤小编:林燕贞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