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难忘的时候,坐拖拉机进城。

新闻 · 2020-11-28

坐拖沓机进城

作者/玉珊

原载于《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谁人天高气爽的早上,在村里当出纳的父亲要去海澄镇的农技站处事。海澄镇三日一墟,很是热烈。我们村离海澄当然只有六七千米,但那时道路难行,去一趟海澄就算是进城了。那年,我八岁,读小学二年级,随着父亲坐上了开往镇上的拖沓机。一路上,父亲脸色严肃,一言不发,而我就像犯了错似的,坐在他身边不敢多说一句话。山路崎岖,拖沓机一路波动。我心中很是兴奋,从小成长在闭塞山村,我照样第一回出门去看家之外的世界……

上世纪七十年月,我们家很是贫困,怙恃养育了我们八姐弟,我排行老五,大年夜不大年夜、小不小的位置,很不受大年夜人“正视”,平常平凡穿的衣服都是捡姐姐穿不了的,有时有点好吃好玩的,要听母亲的话让给弟弟mm,家里所有的“优点”恍如都与我无缘。或许是读了点书长了些见识的缘由,父亲进城的前一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明天要到海澄去办点事,坐拖沓机去……”我听完很是心动,鼓足勇气走到父亲眼前说:“爸,我明天能跟你一路去吗?”可父亲不同意。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一向缠着父亲带我出门。第二天,我早夙兴床,寸步不离地随着父亲,父亲拗不外我,只好带我上了拖沓机。

坐在拖沓机副驾驶座上,我兴奋非常。除好奇地看着司机师傅操作标的目标盘外,一路上映入我眼帘的,是激感人心的气象:那一望无边的蓝天白云,那错落有致的湖光山色,那一片片黄灿灿的稻田,一个个炊烟袅袅的村落……我这个如同“井底之蛙”的山里娃,终究能进城见一回世面了。

海澄镇公然热烈,人头攒动。父亲牵着我的手,走了两条街,才抵达农技站,办完了村里的工作。我东瞧瞧、西看看,一路都感觉新颖,返回时,途经一个卖甘蔗的摊点,父亲买了一节紫皮甘蔗给我吃。第一次吃到清甜的甘蔗,我异常愉快,边走边吃,还没走到停拖沓机的处所,我就把甘蔗啃完了。

而今,近半个世纪畴昔了,幸福的日子如同甘蔗节节甜,老公民的生活生计愈来愈好,怀想往事,我更爱护珍重而今的夸姣生活生计。

作者

苏玉珊,文学欢愉爱好者。爱好用文字纪录生活生计,用文字抒发感情,文章散见于《厦门日报》《厦门工人》。

朗诵者

孙倩,资深朗诵欢愉爱好者。

征集

★《夜读》栏目每周按期推出“闽南夜话”、“心灵夜悟”、“英文朗诵”等,用多元化的节目,满足听众们多样化的需求。

★假如您有适合栏目朗诵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欢迎举荐或投稿给我们。

★假如有适合夜读栏目标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举荐,让好声音为清淡的生活生计添彩。

音频建造:黄晓青 许梦洁 图片

编纂:海鹰 罗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文章推荐:

晋级!谷爱凌冬奥会首秀!今日看点→播报文章

金色的冰墩墩来了!整个网络都在寻找链接……播报文章

逆转!赢了!3-2杀韩国夺冠!你总能相信中国女足!播报文章

夜读|愿亲人深情共白头播报文章

刚刚!厦门疾控发布重要提醒广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