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揽锅菜
创作者 / 九星
原载于《厦门日报》大城市副刊
就算在厦门生活了七八年,我还是忘不掉故乡豫中平原区的揽锅菜。
揽锅菜是一道贫民菜,食材容易得到,作法简易。做揽锅菜的食材关键有生猪肉、水豆腐、粉条、肉丸、厥菜、大白菜、箩卜等,虽然食材一般,可选材却也注重:生猪肉应选胖瘦两色的新鮮土猪;豆腐切成才条后要用大豆油焖过;粉条得选老家本地上品的地瓜粉条;肉丸是生猪肉拌上红薯粉、小麦面粉煎炸出去的;自然还免不了故乡的正宗农货厥菜,及其金针蘑、大白菜、箩卜等。
做揽锅菜,必须的调味品也许多 ,郫县豆瓣酱、酱油、麻椒、胡椒粉是必需的,还得有效白芍、肉桂粉、茯苓、白蔻等数十种中草药材配置的香辛料。加温锅中,放进带皮五花肉片,加葱、姜、生抽、五香粉油爆,待五花肉煸冒油来便可盛起预留;锅中放进白菜,炒至半生不熟后添加沸水,再先后将肉丸、粉条、水豆腐等放进;慢火煮十五分钟后,将油爆过的生猪肉倒进锅中,待粉条柔软就可以起锅。揽锅菜集川香的香辣与豫味的绵醇于一体,香辣适当、营养搭配,并且作法简易,很受大家热烈欢迎。
我还在老家常常去一家设在山起路的农家院饭馆吃揽锅菜。哪个农家院饭馆将泉水引流方法进院中,用完的餐具便扔在溪流里清理。饭馆的铁架子上放了十几个小盆,里边都是做揽锅菜的食材。店家是对夫妇,掌厨的是男人,他不象城内的厨师,揽锅菜一份一份地做,只是一下子就下够做十几碗的食材,揽锅菜炖好后,女性备碗,男人一碗一碗热呼呼地盛。男人简直神手,十几碗,碗里的內容基本上一样,再看那刷碗的刀功都不一般。人们奇怪地问女性,果真他说丈夫在县里揽锅菜馆曾当过老师傅。
坐着农村小院,举目四望,周围都是曲曲折折的翠绿色。热腾腾的滋补汤里,带皮的五花肉片、黄白色的水豆腐、滑爽的粉条、热腾腾的肉丸、甘甜的蔬菜水果……配着玉米馒头,我吃得十分尽情。
这么多年在厦门市,因为我常做简易版的揽锅菜——用生猪肉、大白菜炖粉条,但和老家的揽锅菜比起來,味儿真是太淡而无味了。来看,爱吃纯正的揽锅菜,还得荣归故里去。
创作者
王九星,河南文学家协会理事,长期性在文化艺术系统软件工作中。出版发行有经典小说《没有这回事》。小说集、短文、专稿散见于全国性三十多家报纸杂志。居住厦门集美。
朗诵者
孙翔,原南京军分区文工团话剧演员,新任市青少年宫戏剧表演教研组小组长,少年儿童演出团电影导演。
征选
★《夜读》频道每星期按时发布“闽南地区夜话”、“诗文盛典”、“英文朗读”等,用多样化的综艺节目,考虑观众们多元化的要求。
★假如您有合适频道诵读的文章内容,中英皆可,热烈欢迎强烈推荐或文章投稿让我们。
★如果有合适夜读频道的好歌声,也热烈欢迎自我推荐或强烈推荐,让好歌声为平凡的生活增彩。
声频:许梦洁 黄晓青 照片
编写:大众 曾欣悦 值勤负责人:蔡倩倩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