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岁的陈阿婆照旧爱漂亮
天天要打扮服装,还要穿金戴银
104岁的董阿婆思绪清楚
不但能熟记夏历日期
还会帮家人择菜做家务
她们的家都在翔安
在翔安
80周岁以上各春秋段的老人数量
都位居全市第二位,仅次于思明
10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多达28人
老人们在这里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晚年生活生计幸福欢愉
元旦前夕
翔安区老龄办联袂裕欣保险掮客有限公司
慰劳了翔安区大年夜嶝街道
和新店镇的两位长命老人
送去油、米等生活生计物质和新年祝愿
109岁阿婆陈蓉
“十八村里一枝花”
爱服装讲卫生精神状态好
诞生于1912年10月的陈蓉阿婆是大年夜嶝阳塘社区人。按照2020年12月厦门市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显示,109周岁的她是岛外四区中最年长的老寿星。除腿脚不便和听力下落外,阿婆的身体还很健康,精神状态异常好。
“我婆婆年青时是大年夜嶝十八村里的一枝花。”本年75岁的陈春媚是陈蓉的二儿媳,她笑着说,老人十分爱漂亮、讲卫生,天天起床都要本身梳洗服装,把头发整整洁齐地往后梳再戴上发箍,显得精神头实足。阿婆还爱好戴金耳饰和手镯。
陈蓉和二儿媳亲如母女
在饮食上,陈蓉阿婆不挑剔,当然没有牙齿但照样爱好吃瘦肉。生活生计中,她贯穿连接着午休的习惯,天天晚上8点上床睡觉,睡到第二天早上8点多才起床。
陈春媚说,除这些优越的生活生计习惯,心态平宁也是婆婆长命的“窍门”。她说,婆婆履历了人生的多次生离死别,几个孩子都在年幼时夭折。陈蓉的丈夫68岁就过世了,当时她才58岁,后来又由于摔坏了腿,40多年她都不克不及出门只能待在家里。三四年前,她的大年夜儿子也离世了,但她照旧贯穿连接平宁的心态,在儿孙们的陪同下过着简单的生活生计。
104岁阿婆董雨
剥蒜择菜本身洗衣服
孙子说从没见奶奶生气
本年104岁的董雨阿婆是新店洪前社区人,她生于1917年5月25日,而今与儿子一家栖身。当然已是百岁老人,但她的记忆力还很好,熟记夏历日子,并提示儿媳妇在初1、十五时要去烧喷香拜拜。
翔安区老龄办向导慰劳董雨
董雨阿婆生育了一儿一女,年青时十分勤奋,很会干农活,这也让她养成了闲不住的习惯。而今,当然腿脚没那末利索了,然则住在三楼的她仍能拄着手杖本身上下楼梯,生活生计所有自理,还常常到二楼阳台的菜园里帮手剥蒜、择菜。她本身的衣物,也从不劳烦家人帮她洗。
和陈蓉阿婆一样,心态平宁也是董雨阿婆的特点。“这辈子我都没见过我奶奶生气。”董雨阿婆的孙子林师长教师示知记者,产生再严重的工作,奶奶都不会大年夜起火气,反而会劝大年夜家要镇定看待。
80岁以上寿星翔安有近9000人
在翔安区
像陈蓉和董雨如许长命的百岁老人良多
按照市老龄办2020年12月的数据
翔安区现有户籍生齿39万人阁下,个中:60周岁以上老人有58700人,老年生齿占全区生齿比例已达15%阁下。
10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有28人,人数居全市第二位,岛外第一名;80周岁至89周岁,90周岁至99周岁春秋段的老人,划分有7355人和1500人,一样居全市第二位,岛外第一名。
“长命老人多,申明翔安的山好、水好、空气好。”翔安区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陈彼得说,为了做好这些老人的处事工作,2020年他们不但投入近360万元,为辖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置了幸福安康险,还配套设置了不测危险住院护理津贴,有用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抵抗不测风险能力。
同时,他们积极做好高龄津贴发下班作,全年估计全区发放老人养老津贴9万人次,向各镇(街)下达80周岁及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津贴1000多万元。个中百岁老人每月发放1100元高龄津贴,90-99周岁老年人每月发放200元高龄津贴,80-89周岁老年人每月发放100元高龄津贴。
陈彼得透露显露,2021年,他们还将继续当真贯彻落实市卫健委等七部分要求的工作,增进医疗卫生与养老处事快速畅通领悟、有用畅通领悟、有序成长,切实为全区恢弘年夜老年人供应综合一连的医养连络处事,让他们具有一个幸福欢愉的晚年生活生计。
编纂:罗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继续浏览有关 的文章
文章推荐: